前言

起初,在FB:閱讀人同學會社團獲悉此書,其書名便引起我的注意。寫作一直是很吸引我的事。並且已維持了14年寫日記的習慣。另外我也熱愛寫筆記,寫過的筆記不計其數。

書寫,有助於沉澱心緒,放鬆心情,逼迫自己思考。

然而,喜歡寫不代表寫得好。正如書中所述,寫作不難,但要寫得好很難。

因此,寫作是一項需要不斷磨練的技能,而透過寫作,更可成為精進自我的武器,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其中本書觀點的部份,主要擷取我認為不錯且可以運用的部份整理,可能完全複製作者原文,也可能是用我的理解,儘量用簡潔的文字重新闡述。

書評的部份,我會就個人的經驗與作者的觀點進行交流與反思。

本書資訊

  • 作者:師北辰
  • 出版社:新樂園
  • 出版日期:2020.8.19
  • 購買連結:紙本書 / 電子書

本書觀點

第一章 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學會寫作?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其實我們時常需要用到寫作。例如:發電子郵件、寫工作報告、寫項目計畫、發朋友圈、寫自媒體文章、寫求職信等。也就是說,大部份人的絕大多時候的寫作場景,都是非文學寫作。這也是這本書要闡述的重點。

然而要怎麼寫才好?

若以重要性排序,誠懇(或書中說的「走心」)最重要,其次是簡潔清晰,而文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其實沒這麼重要。

然而一般人對於寫作的認知,往往將修辭、文采、辭藻、中心思想等傳統寫作概念擺在了第一位,將焦點放在了文學寫作上面。

要寫好一些文章,你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觀點,圍繞這個觀點搜集題材,構思寫作框架,然後選取合適的材料進行修剪和填充。為了打磨好一個話題,你可能還要經歷補充搜集、修正、再搜集、再修正等過程。打磨一個話題的過程,就是不斷逼自己思考的過程。

從亞馬遜制度獲得的啟發:試著在有限的篇幅內,將事情表達清楚,並且邏輯清晰,案例嚴謹、札實。如此的訓練,有助於讓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得到極好的塑造。換句話說,寫作的過程能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全面梳理,對於寫作者本人會有最大的收益。

另一方面,寫作能讓人慢下來,用更多時間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做深度的思考。寫完後會有一種暢快感。簡言之,寫作是塑造思考能力和釐清思緒最有力的一項工具。

社交最佳姿勢:讓別人主動來找你

書中作者因為寫作,不僅獲得了節目邀請,並且得以加入了大學時最想加入的公司。

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

寫文章使內向的人不用透過社交行為來獲得高品質的社交結果。前提是,必須讓讀者感覺到被了解。

寫作是一項高槓桿率的工作,換句話說,一份時間能夠創造多份收益。

寫作,就是高效率表達與溝通,目的就是讓你的觀點和資訊傳遞出去,從而獲得更好的機會和更高的工作效益。

好的寫作者意謂著具備清晰的思路,在表達上更容易被他人所理解。因此,學會寫作,多數情況下,你不太可能失業;在更多的情況下,它會為你增值。

寫作,可擴大關注圈與影響圈,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影響力。

第二章 寫作:高品質社交的利器

輸出才能最好地發揮輸入的價值,因此可將讀過的書寫成書評和讀書筆記發在網路上。

將寫文章作為社交方式的最大好處是,你並不需要通過社交行為來獲得高品質的社交活動,並且以寫作主動提供幫助將有助於拓展人脈。

主動提供幫助,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好文章會把你帶到優秀的人身邊。

什麼是被動的高品質社交?真誠地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傾聽別人的聲音,把自己的真實感悟記錄下來,再交流出去。以心交心,你就能與其他人形成更深的連接。

愈成功的人,愈需要被當成普通人對待。

凡事提前下功夫做功課,愈能夠碰觸到問題的核心。

如何讓自己更精進?答案是,從成為群體裡最差的人開始。換句話說,想學好一件事,就設法將自己泡在優質的環境中。

我們在意吃進去的食物是否健康,可是對於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同樣關注?閱讀頂級的精神食材,決定了你的高度。

分享你的認知盈餘

試著問問自己,你的興趣是什麼?你擅長什麼?你要成為你所在領域的專家,並通過寫作分享出來。

利用業餘時間建構出專業的產品,這樣的行為模式被稱為「認知盈餘」。在網路時代,生產門檻急速降低,你可以輕易地從一名消費者轉變為創造者。持續為別人提供價值,一定會有回報。也只有自己足夠優秀,人脈才是有用的。換句話說,想要得到某種東西,就要努力使自己配得上它。努力把自己打造好,貴人自然出現。

讀者不需要你完美,而需要你誠實

其實,很多時候,只有自己在乎所謂的完美,別人一點在不在乎。他們只在乎跟你相處是不是安心舒服,你若不真誠,別人是能感受到的。從表面上看,對別人誠實是對別人好,其實是在為自己增加底氣。虛假的話說多了容易底氣不足。

我們為什麼不敢誠實?害怕別人看不起、看不上自己。害怕被別人看不上其實更多是一種不信任。

如果你不相信你的讀者會理解你、體諒你,並且一直與你站在一起,那麼你在寫作時很容易把真實的自己包裹起來,掩蓋在厚厚的偽裝下。如果你覺得讀者不可信任,那麼你很難要求他們以信任回饋你。

其實,你的缺陷也可以做為你的武器

學歷不足,身體的缺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而這些缺陷能否成為你的武器,端看你如何使用。

真實是最大的自信

當你真實地面對和呈現自己內心想法的時候,反而可以獲得別人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章 用一支筆,把自己「賣」出去

你得開始學習如何跟別人分享分享自己的專業經驗,得學習寫幾篇文章在行業裡發表專業意見,甚至得學習如何向別人介紹自己。不是每個人都能透徹地理解自己的專業或在十五秒內講清楚自己做的事情。

如果將自己當作一個產品,你會怎麼定義它呢?

換句話說,如果把自己想像成一款產品,你是否認真思考過給自己寫一份「個人使用說明書」?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打造你的個人品牌。你得打造個人品牌,這樣才好把自己推銷出去。

打造讀者的「鱷魚腦」

想要吸引讀者的注意,必須用「鱷魚腦」的思維模式與對方溝通,而不是新大腦皮質。

人的「新大腦皮質」主要負責企畫、設計、邏輯、概念與抽象思考,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類有新大腦皮質的思維能力。而所謂人的「鱷魚腦」指的是只對簡單的感官刺激做出反應,其行為是自於本能,沒有思維,也沒有情感。就如鱷魚的大腦一般。

而什麼樣的資訊會吸引「鱷魚腦」呢?

答案是:簡單、清晰、沒有威脅,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有趣而新奇。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打動別人,否則你永遠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給自己寫一張說明書

你準備好隨時隨地進行自我介紹了嗎?

自我介紹的本質是為了突出自己的優勢,展現自己的價值,並且和對方建立聯繫。

然而,我們經常陷入一些誤區

  • 第一個誤區:一份自我介紹打天下。
  • 第二個誤區:高度概括型自我介紹。
  • 第三個誤區:個人抒發太多。

然而,什麼是好的自我介紹呢?

簡言之,就是通過自我介紹,和別人建立人際供需關係。所謂人際供需關係,第一是情緒供需、第二是物質供需。所謂的物質供需就是以自己的能力與雇主交換薪酬和獎金。而所謂的情緒供需關係則是指每個人傾訴的需求和需要陪伴的需求。

自我介紹必須引起對方興趣,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麼應該要如何做呢?書中介紹了以下三種方法‧‧

  • 運用對比
  • 製造衝突
  • 設計懸念

在需要自我介紹的場合裡如何展示自己的獨特價值,從而激發對方對你的需求?

首先要喚起對方的好奇心,更進一步則是要喚起對方對你的尊重。

要喚起對方的尊重有兩個辦法:直擊痛點、揚長用短。

A-B-Z 職業規畫

A計畫: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即主業。

B計畫:你的一個業餘愛好,或者是你對自己未來投資的一項通用能力,它稱之為副業。
如果不知道要學點什麼,可以投資寫作、演講、外語或電腦等能力,在這些通用能力的培養上扔再多時間都不為過。

如果你以後要做自由職業者、成為管理者或者想創業,都不妨把B計畫作為你未來的一項重要投資去實施。

Z計畫:無論時代產生什麼樣的變化,你都要有一項可以讓你糊口的能力。

「A-B-Z職業規畫」可以幫助你構築最基礎的職業安全感,確保你當前的工作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還兼顧你未來的發展。

為自己打造獨一無二的包裝

用產品思維打造自己,有兩個關鍵點:

第一,更好地認識自己

你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子?你認為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子?

第二,學會包裝自己

思考一下,十年之後, 你希望如何跟別人做自我介紹? 換句話說, 你可以通過設計你十年後的個人履歷,用未來的目標,反過來指導目前的行動。

首先要思考兩個問題:

第一,你的終極人生目標是什麼?

第二,作為一個社會人, 你要修煉一門什麼樣的手藝來立足? 你擅長什麼, 以及你想做什麼?

忙碌的人生未必出成果,想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標, 想清楚自己最終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才是最重要的。

你最需要關注的是產出和價值,沒有產出,事情做得再多都是無用功。

想想,為什麼要學習寫作,寫作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你希望寫作能幫到你什麼?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有所產出,並讓這些產出系統化、持續化累積起來。

所謂的成功就是重複去做簡單的事情。以這種持續的毅力每天進步一點點,當成功來臨的時候,你擋都擋不住。

找出自己能高效工作的兩個小時,持之以恆,你會創造出足夠好的結果。

疲憊的身體中活著一顆疲憊的心靈,因此出門工作前的兩小時可善加利用。試著將最好的時間留給自己,而不是賣給你的老闆。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兩個詞:信念與恐懼

在美國,如果你不知道該學些什麼,那就去學演講或寫作。只要你足夠會表達,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用得上。演講或寫作既是基礎技能,又是能為你的職業加槓桿的高階技能。

寫作是梳理思路、表達觀點能力的集中體現。建議每個創辦人都重塑一下寫作能力。

和人的成長息息相關的三件事:重大的決策、有價值的交流、有深度的思考。

要學會寫文章,先去拆解最優秀作者的作品。

第四章 筆是你的利刃,紙是你的戰袍

如果說寫作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一項能力,那寫日記大概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一項寫作行為。每天五分鐘,如果你能持續寫一週、一個月、…一定有效果。

每天寫日記,是避免無能之錯的有力武器,我們應該好好用起來。

《晨間日記的奇蹟》一書中總結早上寫日記的五大好處:

  • 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計畫性)
  • 可以準確地寫出昨天所發生的事情。(效率性、忠實性)
  • 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中立性)
  • 對於午餐和晚餐都要忙於迎合客戶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個人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中斷。(持續性)
  • 可以將過去寶貴的經驗,運用在當天。(靈活運用性)

好的日記要包含以下內容:

  • 當天任務。列出任務後,界定每一項任務的權重。
  • 覺察情緒,並且反思。

痛苦+反思+行動=進步。

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自我反思的方法,不僅可以避免將自己的缺陷暴露給別人,還可以讓自己面對自己。

反思,其實是一個不斷「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過程,知道了自己不知道什麼,然後再努力把自己的「不知道」弄得明白一點。自我反思並不容易,但只有面對,才能讓我們變得更好。

其實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很叛逆,每個人都不願意接受被強行灌輸的道理,但是每個人都願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發問,可以幫助每個人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接下來的營運和管理都變得容易許多了。

數位化筆記固然有其優點,但是手寫筆記有助於使思路變得更加清晰,思考更加深入,最關鍵的是,工作起來更加專注。

哪些工具最有助於人們發揮創意,讓自己的靈感得以展現?被推薦的工具中一定有紙、筆,或者白板。通常在紙上或白板上理清思路之後,再挪到電子工具上呈現,把結果分享給其他人,這是最合適的組合。

重拾寫日記的習慣,安排一天的生活,可以幫助你讓行為與承諾靠近。

注重推理思考過程,同時要拿成果說話。

管理老闆,最基礎的原則就一條: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而不是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只有行動起來,才會逐漸獲得別人的認可。

在回顧你做過哪些事情的時候,同時也想一想你與周圍的同事最不一樣的地方。可能是一個很小的項目,也可能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是如果它能讓你顯得獨一無二,把它寫進來。

記筆記:做靈感的捕手

如何記筆記?有何工具推薦?傳統筆記與數位筆記的優劣如何?

無論以前是否有做筆記的習慣,從現在開始培養。記筆記可以為自己設定一些原則:

原則一:每天只花五分鐘

原則二:只寫一句話就可以

  • 你此刻心情如何?
  • 你希望這一天如何度過?
  • 你最想對今天要見的人說一句什麼話?

原則三:提前決定好書寫時間和地點

  • 書桌上、辦公室、公車或捷運站、咖啡廳皆可。

原則四:讓自己很期待接下來這一句會寫什麼?

原則五:公開立誓

第五章 寫作:打造個人品牌的武器

簡單易行,萬能寫作法

寫文章應該追求「老嫗能解」,而學習寫作的方法,更應是「老嫗能解」的。

萬能寫作法的公式只有三個核心元素:觀點、案例、總結。

所謂的觀點指的是作者希望傳遞的一個具有價值導向的觀點,也可以是一個作者描述的事實。而案例則可以是故事、資料、邏輯推理與論證的過程。總結則是回顧文章主題,讓讀者明白你在表達什麼。最好能用一句話概括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寫作要素只有兩個

  • 寫作目的,讀者思維。想清楚這兩個問題,你就更明確知道自己要寫什麼。
  • 遵從本心,照料他人。

寫作包含了三個層面的價值:精神、情感與功能。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寫作是一種非常好的療癒方式。如果你有非常多的想法,渴望被別人接納,但是身邊並沒有一個能很好地傾聽你,給予你支持的人,那麼寫作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傾訴與表達方式。我們可以時不時通過寫作清空記憶體,降低內耗。

要想寫出好文章必須有積累,而生活閱歷就是最好的積累。

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手寫作文的學生更容易寫出完整的句子,閱讀速度更快。

寫作不能太依賴靈感,而是隨時紀錄。

要讓一個人發生持續的改變只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小」起步,二是改變環境。

寫作很容易,寫好非常難。若沒有大量的輸入做基礎,很難寫出好文章。這就像如果沒有陽光、水分和肥料,就很難結出好的果實。

寫作:最好的自我成長方式

成年人的學習有一個最大的弊端:自以為懂了很多, 經常按照已知去學習未知, 按照既有模式和習慣去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結果必然是失敗的。

書評與閱讀心得

這本書的書名可拆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寫作」,二是「自我精進」。

自我精進是目標,而寫作則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技能。如果將書名中的「寫作」省略,重新思考,那麼什麼是「精進自我」的武器呢?

首先,我會想到「學習」。那麼要學習什麼,如何學習呢?就像高中生考完入學考試時要選填志願一樣,要如何抉擇?要選什麼科系較有前途?什麼樣的領域是適合自己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因為我們的教育制度已經將我們要學習的科目安排妥當,大多數的人都是照著制度,依據成績最後被分配到一個不知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地方。

我自己當年也是如此。

同學們一窩蜂想要擠電機、資工這類熱門科系。為什麼?沒有為什麼,因為大家都說這兩個科系以後好找工作,所以自然趨之若鶩。後來,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卻以第六名的成績進到中央大學數學系。我一度想轉系,但造化弄人,竟一路讀到博士畢業。

回到前面的問題:想要精進自我,就要不斷學習。那麼要學習什麼?要精進什麼呢?

對我而言,學習不外乎有兩種目的,一是提升技能、二是變得更會思考。

雖然當年誤打誤撞進到數學系,但的確數學的訓練顯著提升了我的思考能力。只是近年來,隨著少子化現象愈發嚴重,迫使我必須跨領域學習.不同於學生時代,沒有人再為我安排課表,我必須自己發掘要學習的內容。

起初,我真的不知道自己須要學什麼?或者說,面對五花八門的課程,我應該如何抉擇呢?尤其,對於一個每天朝八晚五的學校教師,我的時間很有限,實在無法做到多方嘗試。我必須依據學習的本質,選擇一個自己有興趣,又容易上手且不會過時的技能。

那麼什麼是學習的本質呢?

我認為學習的本質就是一個持續「輸入」再「輸出」的過程。「輸入」讓我可以吸收新的觀點,讓觀念產生本質上的改變,「輸出」可以逼迫我整理與思考,強化新觀念的內化。

「閱讀與寫作」便是一個「輸入與輸出」的過程。書名將「寫作」與「自我精進」放在一起,實在是個吸引人的標題,從這裡可窺見作者的功力。

為什麼寫作在數位化的時代會變得如此重要?
我想,原因之一就是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降低了每個人向大眾發聲的門檻,這是時代的紅利。

然而,寫作很容易,寫好非常難。若沒有大量的輸入做基礎,很難寫出好文章。另一方面,輸出也才能最好地發揮輸入的價值。這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但卻是一項值得的自我投資。

正如書中所述,寫作是一種高槓桿率的技能,一份努力可以有多重效益。在數位時代,一張名片、一頁履歷求職已經落伍,取而代之的是每個人累積的數位資產。而數位資產呈現的方式不外乎兩種,一是文字,另一則是影音。其中影音仍然須要以文字為基礎。因此,好的寫作能力是現代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關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