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在國中時就聽過「海龍公式」,這個公式是說,如果給定三角形的三邊長,就可以算出此三角形的面積。我們很快來複習一下:

已知三角形 \(\Delta ABC\) 中,\(\angle{A}、\angle{B}、\angle{C}\) 的對邊長分別為 \(a\)、\(b\)、\(c\),則 $$\Delta ABC的面積= \sqrt{s(s-a)(s-b)(s-c)}$$ 其中 \(s=\frac{a+b+c}{2}\)。

在談這個公式的由來之前,我曾經遇過學生,面對三角形的三邊長為無理數時,仍然使用這個公式求面積,結果處理雙重根式的過程中,遇到不小的麻煩。

例如:如果此三角形的三邊長為 \(\sqrt{3}、\sqrt{5}、\sqrt{7}\) 時,如何求其面積呢?

所以,理論上,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長可以代入海龍公式沒錯,但實際使用上,我們還是要變通一下。
通常,我會這樣處理:
首先,先利用餘弦定理求出其中一個角度(例如\(\angle{A}\))的餘弦值 $$cosA=\frac{\sqrt{3}^2+\sqrt{5}^2-\sqrt{7}^2}{2\times\sqrt{3}\times\sqrt{5}}=\frac{1}{2\times\sqrt{3}\times\sqrt{5}}$$ 接著換為正弦值 $$sinA=\frac{\sqrt{59}}{2\sqrt{15}}$$最後再計算面積 $$\Delta ABC的面積 = \frac{1}{2}\sqrt{3}\times\sqrt{5}\times sinA = \frac{1}{2}\sqrt{3}\times\sqrt{5}\times \frac{\sqrt{59}}{2\sqrt{15}} = \frac{\sqrt{59}}{4} $$ 這樣做會比直接代海龍公式簡單得多。

接著我們來探討,這個公式是怎麼出現的?不妨先猜個答案,接著再設法證明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
證明的部份,我會先幫同學們複習教科書的證法,接著再循著歷史的軌跡看看以前數學家是如何證明的!

猜測海龍公式

設 \(\Delta ABC\) 的面積為 \(S(a,b,c)\),也就是一個與 \(a,b,c\) 有關的函數。那麼這樣的函數有什麼特性呢?

第一、對稱性:$$S(a,b,c)=S(a,c,b)=S(b,a,c)=S(b,c,a)=S(c,a,b)=S(c,a,b)=S(c,b,a)$$

換句話說,三角形的面積與三邊長所在的位置無關,這很顯然。

第二、如果 \(a+b=c\) 或 \(b+c=a\) 或 \(c+a=b\),那麼這三邊長無法構成三角形,只能是一條線段,因此 $$S(a,b,c)=0$$

也就是說,\(S(a,b,c)\) 中有因式 \(b+c-a、a+c-b、a+b-c\)

然而我們要再考慮,三角形的單位是長度的平方,不可能是三段長度相乘,那麼我們就再補一段,使其變為長度的四次方再開根號。可是應該補那一段才可以維持對稱性呢?

\(a+b+c\) 是不錯的選擇,不妨試試!

設 $$S(a,b,c)=\sqrt{K(a+b+c)(b+c-a)(a+c-b)(a+b-c)}$$ 我們要再來決定常數\(K\),

考慮特例:如果這是個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則 $$\frac{\sqrt{3}}{4}=S(1,1,1)=\sqrt{K\cdot 3}$$

等式兩邊平方可得 \(K=\frac{1}{16}\)

接著將此公式整理一下:
$$\begin{aligned}
S(a,b,c) &= \sqrt{\frac{a+b+c}{2}\cdot\frac{b+c-a}{2}\cdot\frac{a+c-b}{2}\cdot\frac{a+b-c}{2}} \\
&= \sqrt{s(s-a)(s-b)(s-c)}
\end{aligned}$$

可以代幾組數字到此公式檢驗,加強信心。
雖然這樣做不是非常嚴謹,卻是數學研究者時常在做的事,學習猜測答案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接著我們來推導這個公式囉!

海龍公式的證明1:初等方法,國中生也可以懂 – 代數觀點

這個證明只須用到畢氏定理即可,為了不讓這篇文章太過繁瑣,我只證明銳角三角形的部份。同樣的方法可以用在鈍角與直角三角形上面,就留給讀者自行練習了。

第一步:先過\(A\)點作高\(\overline{AH}\),並且假設 \(\overline{CH}=x\),則\(\overline{BH}=a-x\)

分別在 \(\Delta ABH\) 及 \(\Delta ACH\) 使用畢氏定理:
$$\overline{AH}^2=c^2-(a-x)^2 = b^2 – x^2$$ 移項整理可得 $$x=\frac{a^2+b^2-c^2}{2a}$$ 已經有海龍公式的雛形了。
第二步:我們以\(\overline{BC}\)為底,求高\(\overline{AH}\):
$$\begin{aligned}
\overline{AH}^2=b^2-x^2 &= (b+x)(b-x) \\
&= (b+\frac{a^2+b^2-c^2}{2a})\cdot(b-\frac{a^2+b^2-c^2}{2a}) \\
&=(\frac{a^2+2ab+b^2-c^2}{2a})\cdot(\frac{c^2-a^2+2ab-b^2}{2a})\\
&=\frac{(a+b)^2-c^2}{2a}\times\frac{c^2-(a-b)^2}{2a}\\
&=\frac{(a+b+c)(a+b-c)}{2a}\times\frac{(c+a-b)(c-a+b)}{2a}\\
&=\frac{2s(2s-2c)(2s-2b)(2s-2a)}{4a^2}
\end{aligned}$$

因此,
$$\begin{aligned}
\Delta ABC 的面積 &= \frac{1}{2}\cdot a \cdot \overline{AH} \\
&= \frac{1}{2}\cdot a \cdot \frac{\sqrt{16s(s-a)(s-b)(s-c)}}{2a}\\
&= \sqrt{s(s-a)(s-b)(s-c)}
\end{aligned}$$

想要真正學好數學,必須熟悉符號的操作,這個推導方式不會太難,可作為入門高中數學一個很好的訓練。

海龍公式的證明2:使用三角函數恆等式 – 代數觀點

接下來介紹的這個方法,是高中數學教科書介紹的方法,其過程也是較著重代數運算。與方法1不同的是,這個做法較具有一般性,不依賴三角形的種類(銳角、鈍角、直角),其寫法都一樣。過程中須要用到三角恆等式的「平方關係」以及「餘弦定理」,我們很快來複習一下:
$$\begin{aligned}
\Delta ABC 的面積 &= \frac{1}{2}bcsinA \\
&= \frac{1}{2}bc\sqrt{1-cos^2A} \\
&= \frac{1}{2}bc\sqrt{(1+cosA)\times (1-cosA)}\\
&= \frac{1}{2}bc\sqrt{(1+\frac{b^2+c^2-a^2}{2bc})\times(1-\frac{b^2+c^2-a^2}{2bc})} \\
&= \frac{1}{2}bc\sqrt{\frac{b^2+2bc+c^2-a^2}{2bc}\times \frac{a^2-b^2+2bc-c^2}{2bc}}\\
&= \frac{1}{2}bc\sqrt{\frac{(b+c)^2-a^2}{2bc}\times\frac{a^2-(b-c)^2}{2bc}}\\
&= \frac{1}{2}bc\sqrt{\frac{(b+c+a)(b+c-a)(a+b-c)(a-b+c)}{4b^2c^2}}\\
&= \sqrt{\frac{2s(2s-2a)(2s-2b)(2s-2c)}{16}}\\
&= \sqrt{s(s-a)(s-b)(s-c)}
\end{aligned}$$

這種代數證明方式看似繁瑣,但只要多練習幾次,通常很容易就上手了。

接下來才是我們這篇文章主要想談的部份:當初海龍是如何推導出海龍公式的呢?
海龍(Heron of Alexandria) 大約是西元一世紀的數學家,當時是正餘弦的觀念還不成熟,而且代數還不發達的時代。我們的教科書為了讓內容可以被學生們普遍接受,大多會選擇較簡單且方便的數學工具說明,而不一定是從符合歷史觀點的角度出發。我第一次看到海龍的證明時,實在讚嘆古人真是太聰明了!

海龍公式的證明3:海龍的原始想法,利用相似三角形 – 幾何觀點

回想一下海龍公式中,已知\(s\)是三角形的半周長,然而\(s-a\)、\(s-b\)、\(s-c\)在圖形上是代表什麼意思呢?
答案是,與三角形的內切圓有關,如下圖所示:

設此內切圓與三角形三邊的切點分別為\(D\)、\(E\)、\(F\),並且可知
$$\overline{AE}=\overline{AF}=s-a、\overline{BD}=\overline{BF}=s-b、\overline{CE}=\overline{CD}=s-c$$

另外,我們已知一個簡單的事實:三角形的面積=半周長×內切圓半徑。因此,目標是去證明
$$rs=\sqrt{s(s-a)(s-b)(s-c)}$$ 其中\(r\)是內切圓半徑。

接著將上式平方後,等式兩邊同時除以\(s(s-a)\)可得:
$$\frac{s^2}{s(s-a)}=\frac{(s-b)(s-c)}{r^2}$$
寫到這裡,我們大概猜得到海龍想做什麼了,他想找出兩個相似三角形!接下來就來欣賞海龍的巧思吧。
首儿,延長\(BC\)至\(BH\)使得\(\overline{CH}=s-a\),此時\(\overline{BH}=s\)。

接下來將圓心\(I\)連接\(\Delta ABC\)的三頂點:

重點來了,這真的非常不容易想到,就是過\(I\)、\(C\)兩點分別作\(BI\)及\(BC\)之垂線且兩垂線相交於\(L\),如下圖所示:

為了避免讀者迷失在論證當中,先說說接下來的目標是要去證明 \(\Delta AEI \sim \Delta BCL\),這兩個皆為直角三角形,我們只須再說明還有一組角度相同即可。

首先,因為\(\angle{BIL}=\angle{BCL}=90^{\circ}\),所以\(B,I,C,L\)四點共圓,此圓就是以\(\overline{BL}\)的中點為圓心,\(\frac{1}{2}\times\overline{BL}\)為半徑的圓。
因此\(\angle{BIC}+\angle{BLC}=180^{\circ}\)。接著我們將\(ID\)連起來。

$$\begin{aligned}
\angle{BIC} &= \angle{BID}+\angle{CID} \\
&= (90^{\circ}-\frac{1}{2}\angle{ABC})+(90^{\circ}-\frac{1}{2}\angle{ACB}) \\
&=180^{\circ}-\frac{1}{2}(\angle{ABC}+\angle{ACB}) \\
&=180^{\circ}-\frac{1}{2}(180^{\circ}-\angle{BAC}) \\
&=90^{\circ}+\frac{1}{2}\angle{BAC}
\end{aligned}$$

因為圓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因此
$$\begin{aligned}
\angle{BLC}&=180^{\circ}-\angle{BIC} \\
&=180^{\circ}-(90^{\circ}+\frac{1}{2}\angle{BAC}) \\
&=90^{\circ}-\frac{1}{2}\angle{BAC}\\
&=\angle{AIE}
\end{aligned}$$

故 $$\Delta AEI \sim \Delta BCL$$

設\(\overline{IL}\)與\(\overline{BC}\)交於點\(J\)。

因為 \(\Delta AEI \sim \Delta BCL\) 且 \(\overline{IE}=\overline{ID}\),所以
$$\frac{\overline{BC}}{\overline{AE}}=\frac{\overline{CL}}{\overline{IE}} = \frac{\overline{CL}}{\overline{ID}}$$
而且 \(\Delta{IDJ}\sim\Delta{LCJ}\),故 $$\frac{\overline{CL}}{\overline{ID}}=\frac{\overline{CJ}}{\overline{DJ}}$$
結合上式可得 $$\frac{\overline{BC}}{\overline{AE}}=\frac{\overline{CJ}}{\overline{DJ}}$$

又 \(\overline{CH}=\overline{AE}\),故
$$\begin{aligned}
\frac{\overline{BH}}{\overline{CH}} = \frac{\overline{BC}+\overline{CH}}{\overline{CH}}=\frac{\overline{BC}}{\overline{CH}}+1=\frac{\overline{BC}}{\overline{AE}}+1=\frac{\overline{CJ}}{\overline{DJ}}+1=\frac{\overline{CD}}{\overline{DJ}}
\end{aligned}$$


$$\begin{aligned}
\frac{\overline{BH}^2}{\overline{BH}\cdot\overline{CH}}=\frac{\overline{BH}}{\overline{CH}}=\frac{\overline{CD}}{\overline{DJ}}=\frac{\overline{BD}\cdot\overline{CD}}{\overline{BD}\cdot\overline{DJ}}=\frac{\overline{BD}\cdot\overline{CD}}{\overline{ID}^2} (母子相似性質)
\end{aligned}$$

即 $$\overline{BH}^2\cdot\overline{ID}^2=\overline{BH}\cdot\overline{CH}\cdot\overline{BD}\cdot\overline{CD}$$

以符號表示如下:$$s^2\cdot r^2 = s\cdot (s-a) \cdot (s-b) \cdot (s-c)$$

因此 $$\Delta ABC 的面積 = sr = \sqrt{s(s-a)(s-b)(s-c)}$$ 得證。

這篇文章就先寫到這邊,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當你正在學高中數學時,這是五點建議,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數學學習:

  1. 建立堅實的基礎: 數學是一門建構性的科目,新的知識通常建立在先前的基礎之上。確保你對基本概念和技能有清晰的理解,這將有助於更容易理解和應對更複雜的主題。如果你在某些基礎知識上有困難,務必花時間補足這些缺陷。
  2. 實踐是關鍵: 數學不僅僅是一門理論科目,更是一門實踐科目。多做習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樣能夠鞏固你的學習,並提高解題的技能。不要害怕犯錯,這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而且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通常更加深刻。
  3. 掌握解題技巧: 除了理解基本概念外,還要學習解題的技巧。這包括閱讀問題時的細心,懂得如何分析和制定解決問題的計劃。熟悉不同類型的問題,並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有助於提升解題的靈活性。
  4. 建立學習習慣: 數學需要持續的努力和學習。建立每天的學習習慣,定期複習和練習,這有助於防止知識的遺忘並確保你保持在學科的前沿。設定小目標,逐步達成,這有助於保持動力。
  5. 主動尋求幫助: 如果你遇到困難或不理解某個概念,不要猶豫,主動尋求幫助。可以向老師、同學、家長或線上資源請教。有時候,不同的解釋方式和觀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問題。不要將問題壓在心裡,及早解決有助於更好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