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老師在講解過程中,時常會問學生,是否已經懂了?
但是,什麼叫做懂?
有些學生會有這樣的困擾:為什麼明明「我認為」我懂了,但每次一遇到沒看過的題目,就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或者,遇到小範圍的考試還可以應付,但遇到大範圍的考試就慘不忍睹?
我認為,會造成這個現象,是因為每個人認知的「懂」其實是有程度上的差異。
一個學生說的懂可能是在較淺層的位置,以致於在考試時,無法應付較深一層的考題。
我們可以去檢視一下,學生所說的懂,是只可以應付「一道題」抑或是「一大類」題目?
還有就是,是否具備對於學習內容詮釋的能力?
這一篇文章,我們就是要來探討,如何避免淺層學習?並且讓理解數學的層次再更深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