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對於做筆記的看法

長久以來,我自己在做筆記的過程中獲益良多。因此,我也將這樣的理念,用在教學上與學生們分享。

在這個時代,我們不缺資訊,很多基本知識上網搜尋都找得到。關鍵在於,除了接收之外,還有將知識連結的能力。

為什麼明明唸了很多書卻在考試的表現上仍然不理想?我常常這樣形容,資訊進到腦袋沒有經過整理,就很像一個房間裡塞了很多東西,需要時卻找不到。為什麼不整理?因為接收知識可以是被動的,但整理必須主動。想要學好任何一件事情,主動絕對比被動的效果好。與其看起來很用功,倒不如有方法,聰明地用功。而做筆記的用功,是我認為聰明的用功。

然而,似乎有不少人對於做筆記的誤解。

做筆記的精神是什麼? 我認為是一種創造力的訓練,它不像寫一篇學術論文這麼難,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的事。學生做筆記,如果只是將課堂上聽到的內容寫下來而不做整理與擴充反思,
那麼就不算是自己的筆記,充其量只是老師的筆記加上自己的字跡。

回到教育現場,幾乎每一年都有學生在問,數學題目這麼多,考試範圍這麼大要怎麼準備?大多數學生憑藉的是補習班整理的教材進行複習。好處是,節省時間,壞處是,沒有培養出整理的能力。而我覺得這樣的能力卻是畢了業仍然受用無窮,帶得走的能力。想想補習班賣的是什麼,不就是整理的能力嗎?想想為什麼北一女學生的筆記可以賣得這麼好,不也是在賣整理的能力?老師上課教什麼?就是針對這樣的學科自己的心得整理,經驗分享。

所以當考試範圍大了,如果平日有在做整理,就只要讀自己之前學習後提鍊出來的筆記即可。

學習數學可以整理「錯題本」,考前不用拿著厚厚的書在那邊翻閱寫題,而是要從自己整理的錯題本中去重覆演練並且思考,是否還能完備這本筆記?整個學習的核心是圍繞在自己的學習歷程,並且以此為基礎去擴充。這樣的過程起初是辛苦的,一旦培養起習慣,可以增加速度,並且從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學習的樂趣不是因為被灌輸了很多知識,而是自己擁有掌控感,可以自由創造。我認為創造筆記是一般人相對容易體驗到的高級快樂。

有學生問,可是我有很多科要讀,怎麼有時間每一科都這樣整理?當學生這樣問的時候,表示想要做,但還沒養成習慣,沒辦法整理得這麼快速。可是又有考試的急迫性怎麼辦?

所以購買參考書,使用補習班整理過的教材幫自己節省時間也沒錯。但除了準備考試之外,建議可以先選擇一個科目開始進行能力的培養,隨著能力的提升,再增加項目,並且逐漸提升筆記的精緻度。

重新學習做筆記,提高生產力

「時間管理」,「筆記整理」,「自我成長」、「教育學習」、「投資理財」、「數學教學」都是我很有興趣的主題,平時閱讀也都離不開這些範疇。

最近閱讀了電腦玩物站長esor的新書「防彈筆記法」,當中提到許多觀念,讓我重新思考寫筆記的意義與方法。

反思我自己寫筆記的習慣,會做好詳盡的分類,好處是當我要尋找資料時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可找到,在工作的例行事務上,我可以很有效率地將事情處理好。

然而在工作忙碌之下,我的輸出卻異常緩慢。除了時間不多之外,還有就是下班後已感到精疲力盡。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及意志力,讓我得以保持穩定的輸出。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試著將書中提到的方法與觀念融入到我原有的筆記系統中,嘗試改善我原有的生活與工作管理筆記。

我是一名中學導師,每天有很多瑣事需要處理。然而,除了完成工作之外,如何在忙碌中精進專業能力並且保持高質量的輸出,是我為2023年訂下的目標之一,也是我閱讀這本書的動機。

書本內容

為什麼叫做防彈筆記?

混亂的工作、臨時的意外、爆炸的資訊,這些就像是現在社會射向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子彈,為了不要被射成馬蜂窩,為了能夠做出真正有效的反擊,我們需要打造自己的防彈系統,而這可以從寫出防彈筆記開始。

為何要學習防彈筆記法?原因如下:
第一、提高生產力
第二、管理工作、生活、人生、產出行動
第三、簡單、精準、易搜尋
第四、經由個人知識覆盤系統提升效率

一般寫筆記有哪些迷思?

迷思一、將筆記當成備忘錄(碎片化)
迷思二、寫筆記是因為害怕忘記
迷思三、將分類整理視為主要任務

如此的筆記,往往只能處理近期問題,短期工作才有效。

如何才是有效的筆記?

1. 寫筆記時要提出三個關鍵問題

  1. 為誰為何而做? 為某些人創造某些價值目的。
  2. 如何量化成果?
  3. 有何阻礙限制?

2. 可以獨立、完整完成一個任務,並且持續更新成永久筆記、聚焦有價值的成果。
好處:方便整理、方便修改、聚焦成果、深化思考、重新組合出目標,持續覆盤成長。

筆記是一個動態補充的過程。需要處理過,資料才會變成知識,要實踐過,資料才會成為經驗。

3. 按照任務邏輯書寫,問問自己,我要在未來如何行動?

4. 試著從害怕忘記的思惟,轉換為完成任務的思惟,將大腦能量留給真正值得的行動。

實際上要如何做呢?

第一、由下而上建立目標筆記
第二、架構愈簡單,整理愈容易;一則一頁,避免瑣碎複雜,太多層次,太多分類。
第三、一個任務、一則筆記;一個專案、一則筆記。以任務為單位,而非資料。
第四、從問題出發,設計任務成果。

用更新(學習筆記、思考筆記、寫作筆記)取代新增、減少整理,讓系統更健康。

防彈筆記法簡介

防彈筆記法當中,包含了「核心任務筆記」。從問題出發,以輸出的技巧,將雜訊轉化成「任務成果」,接著逐漸往目標收斂。這是一套保護生產力、提升生產力的筆記法。

那麼應該如何寫出核心任務筆記呢?
應該採用動態撰寫,經由微調,然後完成任務。寫筆記的過程中不要複製,而是創造改變。
換句話說,寫筆記應該以「統整聚焦」、「反覆更新」為原則。

平日應該如何開始呢?
由暫時筆記(收集箱),經由整理成「核心任務筆記」,再轉化為「經驗知識筆記」是筆記最好的週期。

何謂真正的任務單位呢?

真正的任務單位應該是「要完成某個具體有效益的成果」,而行動過程在這個任務單位中進行拆解、管理、紀錄、覆盤而已。正確的「任務單位」,可以幫助我們把「幾乎看起來都很重要、都有價值」的事情,真正區分出輕重緩急,因為只有以「有效益的最終成果」來聚焦,我們才能從為什麼做這件事?做了對最終成果的影響有多大?來區分出輕重緩急。

無論是工作筆記、生活筆記、學習筆記,所有筆記都應該經過核心任務筆記才有價值(產出)。

如何用防彈筆記建立高產出的學習寫作流程?

寫筆記的主要用途不是避免遺忘,而是幫助我們達成任務。那麼,如何用筆記幫助我們完成寫作、學習的目標呢?

階段一:從核心任務筆記開始寫,隨時都能產出。

寫作常常是一直不斷修改、反思的過程,怎麼可能用一個計畫來實現?任何的寫作,乃至於目標的完成,都是從一個有智慧的小小碎片開始寫。

何謂有智慧的小小碎片呢?可以是以下幾種題目

  1. 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2. 可能有效的一個獨立技巧
  3. 一個有待釐清的事件情境
  4. 一個感覺可以測試的工具功能

階段二:用非寫作行動引誘出內容

如何讓無法產出的我們開始有效的產出草稿呢?書中提到三種:

1. 測試實踐
在實際工作生活中實踐想法,再將經驗寫回筆記單位。

2. 思考醞釀
先列出問題點,在實際工作生活中實際碰到一些新的經驗再連結回這些問題點,使得新的想
法產生。

3. 閱讀資訊、學習方法
先有筆記單位,再慢慢累積,成為真正的寫作素材或草稿。

階段三:在多則核心任務筆記中累積寫作

閱讀是心靈的啟航,讓我們穿越時空、遨遊無垠的智慧之海。每一本書都是一扇通向新境界的門,而每一篇文章都是邀請我們探索未知的邀約。讓閱讀成為你生活的指南針,開啟無限可能。透過書本,我們能夠超越自我,窺見世界的多樣風貌。在這片文字的海洋裡,我們尋找自己的軌跡,發現無窮的智慧。讓閱讀,如同一場奇幻的冒險,永遠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