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天賦自由的內在動力

一 先認清目標:什麼是孩子長期人生所需的自我動機?

➤能夠投入一件事後堅持不懈,並採取行動邁向他們想要的生活。

一  如何引發良性動機?

▍鼓勵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不要稱讚孩子的天賦能力,
而是稱讚他們付出的努力以及運用的各種策略。

別說:你好聰明、這次成績很棒
改說:看到你這麼積極求知,我覺得很好。
你在準備考試的過程好認真,我覺得你很棒。

把焦點放在內在的心力時,可以消除無助感,
帶來成功的表現。

要想孩子擁有自我動機,
成長型思維無疑是最具價值的心態。

▍培養自主感

相較給予獎賞或懲罰,
向對方解釋一項任務重要的原因,
並在他們執行時給予最大的自由,
才能夠激發最強烈的動機。

▍培養勝任感

重點不在於超群卓越的表現,
而是「感覺得到」自己有辦法掌控某個情況,
進而產生足以勝任的感受。

➤讓成就感來自內在,而非外在。

「這次的自然科考試你真的很認真準備,
就算沒拿到理想的成績也沒關係,我以你為榮!
每一次的努力都讓你離目標愈來愈近了。」

▍產生連結感

別總是因為孩子考不好就加以責備,
這只會帶來反效果,
因為這種做法意謂著有條件的愛。

應該多表達體諒。

一 該怎麼獎勵:多巴胺的作用

多巴胺在產生動機、預期愉悅等事上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大腦中機獎勵系統是以「多巴胺」作為燃料來活化腦部並供應能量」

每當好事降臨,多巴胺就會迅速激增。

如果你覺得某個任務很無聊,
此時你的前額葉皮質裡多巴胺含量就較低,
就會提不起勁。

為什麼孩子不寫作業,就是同樣的狀況。
寫功課的念頭無法刺激她的大腦分泌足量的多巴胺,
所以她渾身沒勁。

外在獎勵可讓多巴胺的含量急速上升,
例如:寫完作業就讓妳吃冰淇淋、送妳禮物…
孩子可能因此快速完成作業,
但只能短期有效。

☔要留意:給予獎賞會摧毀孩子的內在動機

如果要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多巴胺系統,
應該怎麼做呢?

➤喜歡的事就去做吧:導入心流

大腦能夠建立新的迴路,因此會改變。

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專注力以及專注於什麼事物,
都會對腦部發展帶來顯著差異。

認真去做喜愛且富挑戰性的事情,便會進入「心流」狀態

但要留意的是,從事的活動必須具有挑戰性,
但也不能太過困難,才有助於進入此狀態,
否則壓力就會過大!

心理學家指出,「心流體驗」正是引發出動機的關鍵因素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有動機去做那些
你認為他們應該專心做的事,應該怎麼做?

訣竅就是,允許孩子也把時間花在他們自己想專注的活動。
培養這種心流體驗。


數學數位學習電子報

數學數位學習電子報

歡迎訂閱:數學數位學習電子報 取得數位學習指引。
每週一早上發信,與你分享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