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dcast《用聽的學數學》第28集上線囉!
每天只要花十分鐘左右,就能培養數學思維
用聽的學數學,是課外閱讀的另一個形式,
特別為
✔️ 還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的學生
✔️ 課業繁重、沒時間看書的你
✔️ 想在零碎時間補充思考力的學習者
每集一個主題,從數學故事、觀念拆解、到學習策略,
用輕鬆的語音,讓你一邊通勤、一邊吃早餐,
就能為腦袋充電💡
不要小看短短的十分鐘,
每次進步一點點,積少成多,
過了幾個月,你就會發現儲備了比別人更多的背景知識。
為什麼課外閱讀很重要?
記得洪蘭教授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教科書是骨架,課外書才是血肉。」
教科書教的是核心知識,
但真正能讓知識活起來、動起來、變得有溫度的,
往往來自課外的閱讀素材。
從數學家的故事、歷史背景、應用實例,
到思維方法與學習策略,
礙於篇幅,教科書往往不會著墨太多,
卻是培養理解力、想像力、與深度思考的關鍵。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是我非常崇拜的企業家,
他不只是一位卓越的領導者,更是一位深度的思考者。
許多人不知道,他其實花了大量時間閱讀,
從歷史、哲學到管理、科學,無一不讀,
因為他相信:真正的判斷力,
是靠廣泛閱讀與深度思考累積而來的。
他曾說:「我的許多決策靈感,都來自閱讀中汲取的洞見。」
這提醒我們,學習從來不該只靠教科書。
課外閱讀,是打開視野、跨越領域、
連結知識的關鍵橋樑。
再舉個例子,股神巴菲特也是個出了名的閱讀狂。
他每天花超過五小時閱讀財報、報紙、書籍、甚至老舊的商業年鑑,
他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
「閱讀就是投資自己最好的方式之一。」
對巴菲特來說,投資不是憑感覺、也不是靠天分,
而是透過長時間的閱讀與深入思考,
培養出獨立判斷與趨勢敏感度。
不論你是學生、上班族,還是正在學習新技能的人,
課外閱讀都能幫你提升一個層次:一種「觸類旁通」的能力。
⧫ 可是大家平日都很忙,怎麼辦?
我完全懂這種心情。
記得我過去四年通勤上班時,
每天都要花不少時間在捷運上、公車上。
但我沒有讓時間白白流走,
我用「聽」的方式學習,一點一滴累積知識。
你現在看到的這個網站、我架設的數位課程平台、
我開的線上課程,其實很多靈感、知識與工具,
都是我用耳朵「聽」出來的。
Podcast、youtube
讓我在不方便看書的時候,也能持續學習,
讓學習融入生活每一刻。
然後再將這些聽到的想法慢慢實踐出來。
⧪ 我是個用聽的學習受益者。
因此我創立了《用聽的學數學》這個節目,
就是希望陪伴你在忙碌之中,也能輕鬆吸收、默默進步,
不一定要擠出整段時間,也可以一邊走、一邊學。
如果你也想在忙碌中找到學習的節奏,
不妨從《用聽的學數學》開始。
每天十分鐘,讓我們一起把碎片時間變成成長的養分。
記得訂閱,不錯過每次的靈感來源!

歡迎訂閱 數學數位學習電子報
每週定期發信,與你分享數學數位學習、家庭教育與學習如何學習相關主題。
No comments! Be the first comm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