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至關重要,

而數學與邏輯則是做出明智財務決策的基礎。

每當股市大跌,我總會想起一段真實的故事——

有位股市大戶,資金巔峰曾高達11億元。

這筆錢是什麼概念?

如果每天花3萬,花了10年就大約是1億。

她習慣用「融資」操作股票,也就是借錢買股。
但在2001年網路泡沫爆發時,大盤狂瀉超過六千點。

融資操作讓她面臨巨大的風險:

券商開始發出「融資追繳令」,
要求她補繳保證金以維持130%的融資維持率,
否則股票會被強制賣出,也就是俗稱的「被斷頭」。

即使她手上的股票都是績優股,
最終也因為股價持續下跌、資金無力補繳,
眼睜睜看著所有股票被清空,
連帶著原本的10億元資金與保證金,全數化為烏有。

▋什麼是融資操作?

簡單來說,融資就是「向券商借錢買股票」,
而券商允許你用2.5倍槓桿操作。舉例來說:

一張股票市價10萬元
券商願意借你6萬元(6成)
你只需自備4萬元就能買進這張股票

這就是所謂的「2.5倍槓桿」(10 ÷ 4 = 2.5)。

槓桿操作可以放大獲利,但同樣也會擴大虧損。
而且借來的錢,不僅要還本金,還要支付利息。

▋股價上漲,獲利怎麼算?

假設股價每股從100元漲到110元,獲利10%,
一張股票賺進1萬元。

但你原本只投入4萬元,所以實際報酬率是:

1萬元 ÷ 4萬元 = 25%

看起來非常吸引人,對吧?

▋股票下跌時,虧損如何計算?

我們用同樣的例子來看:

自備4萬元
向券商借6萬元
買進10萬元的股票

此時的融資維持率為:

10萬元 ÷ 6萬元 = 166.7%

但當股價下跌,維持率就會跟著下降。

只要跌到7.8萬元,維持率就變成:

7.8萬 ÷ 6萬 = 130%(警戒線)

只要跌22%,券商就會發出追繳令,要求補保證金。

若跌到7.2萬元,你必須補繳:

7.8萬 – 7.2萬 = 6000元

如果股價繼續下跌、無力補繳保證金,
股票將被強制賣出,這就是所謂的「被斷頭」。

▋被斷頭會賠多少?

假設在股價7.2萬元時被賣出:

扣除融資款6萬元
剩下1.2萬元還你
你原本投入4萬元,等於賠掉 2.8萬元

虧損率為:

2.8萬 ÷ 4萬 = 70%

如果股價崩跌至5萬元再賣出,則更慘:

股票只賣得5萬元
扣掉向券商借的6萬元,還倒欠1萬
你投入4萬,結果不只全賠,還負債 1萬

風險意識,是最重要的投資素養】

從這些簡單的算術中,我們可以理解:

融資雖能放大獲利,但也容易讓你承受超出能力的風險
一旦判斷錯誤、資金排程失靈,損失可能遠比你想像中更慘重

投資理財不是賭運氣,而是風險與報酬的平衡。
通過這些簡單的計算, 是否使用融資,心中就會有一把尺,
有了這樣的風險意識,做決策時, 就會更加謹慎與明智。


數學數位學習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