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資訊

4THINK 為增進思考而閱讀

作者觀點與微心得

學習有五個層次:記、懂、網、拓、活

如何才能記得住?

打破迷思:學習主要是為了記住知識嗎?

為什麼這樣的觀念是一種迷思?試試想,如果有一個人記憶力超好,幾乎過目不忘,可以很快的將看過聽過的知識「搬運」至自己的大腦,你是否會感到羨慕?我們再進一步提問:

  1. 萬一遇到沒看過的問題,他有能力解決嗎?
  2. 如果只是將知識儲存進大腦,他會比電腦厲害嗎?

反思:在考試引導教學的教育制度裡,我們的學生是如何學習的?是不是很多時候,就只是將書本的內容背起來,然後考試時再將這些內容寫進考卷裡?然而,書中提到:

強記考試是最淺的學習層次

因此,我們要去想想,學習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顯然,絕對不只是一項搬運工程而已。

學習應當是一項「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過程

如果學習之後,卻沒有增加以上兩種能力,其實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要論已知的知識量,人腦永遠比不過google。

如何加深記憶

為了加深記憶,很多人會採用的策略是一再重讀。但事實上,這樣只對短期記憶有效,對長期記憶而言卻是徒勞的。

然而,什麼才是有效加深記憶的方式?書中提出以下方法:

  • 提取:「回憶」的效果遠優於「重讀」!
  • 增加難度: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
  • 採用間隔複習:面對同樣的知識量,「分散幾天完成」優於「集中在同一天完成」
  • 採用交錯練習:交錯練習優於集中練習
  • 生產效應: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複述知識點優於總是跟著書本閱讀
  • 變動效應:轉換不同環境學習優於總是在同一個環境學習。

另外,想要記得更牢,我們就要要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思考上面而非記憶力上。

如何能使理解最佳化?

接下來我們進到第二個層次:懂

書中提到幾個可以讓理解最佳化的觀念與方法

閱讀的馬太效應

愈少閱讀的人,閱讀能力愈低;閱讀量愈大的人,其閱讀的速度會愈快,理解內容的能力也同樣會更好更快。

因此,強大的理解力是透過累積更多詞彙、知識、概念和規律而來的。

理解的發散模式

有時個體之所以無法理解某個知識,不是因為他不具備前提知識,而是因為慣性思維矇蔽了他的眼睛,讓他看不見其他的可能性。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就是全神貫注想要想出某個問題的解答,但無論如何就是想不到,結果出去散個步或洗個澡放鬆時就突然想到了。

這是神經科學家在21世紀發現大腦中兩種思維模式的轉換:「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

專注模式就像一個光源打在一個點上,那個光點範圍較小但亮度較亮;發散模式就像一個光源散開,範圍較大且亮度較低。

發散模式會激發較廣的、多個不同區域的大腦神經元,讓思緒天馬行空。

而我們的創意來自於「發散模式」,這是讓我們打破慣性思維的一把鑰匙。

理解的自然頻率

這個部份作者用了不少篇幅解釋。根據認知科學家歌德.吉仁澤(Gerd Gigerenzer)的看法,簡言之,所謂的自然頻率就是指「好懂」的敘述。

那什麼樣的敘述才算是好懂呢?

根據人類的演化,就是要回歸人類祖先對資訊進行編碼的方式。

可以想像一下,原始時代人們是如何思考的?

其實就是用人類大腦覺得最自然的方式。像是,人腦感到敏感的事情就是其中之一,例如:物理運動、人類對人類群體、人類對自己。

另外,讓描述時的數目減少或是將數學概念轉換成適合自然頻率的描述方式,會讓大腦更容易處理。

理解的透徹程度

在課堂上,老師時常會問學生,是不是可以理解?或是是否已經懂了?但事實上,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提問,原因是,人的認知是有盲點的,有時候學生以為自己理解了某個知識點,但事實卻是錯估了自己的理解程度。

這也就是為什麼,學生總是在課堂上認為自己懂了,但考試時遇到思考題卻回答不上來的原因。

因此,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已經真的理解了?

書中提到「費曼技巧」,就是由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的一個理念。費曼指出,

如果無法把知識解釋得簡單、清楚、易懂,那就等於還沒完全瑆解知識。

因此,想要學得更好,就要進行更多的解釋,無論是對自我或是對他人,唯有用簡單的方式將知識表達出來,並且讓他人容易了解,如此自己的理解才是足夠的。

正如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

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另外,在「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一書中提到:

學習一樣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當老師。如果你要將今天學到的內容在第二天教給別人,那這些內容你一定學得特別好,特別扎實。因為只有輸出,才是最好的輸入。

理解的工作記憶:關於「資訊壓縮」與「紙筆的效用」

人的工作記憶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次處理太難或太多的事情。因此須要用一些方法,讓我們可以處理工作記憶超載的情形。

書中提到兩個具體方法,一個是「資訊壓縮」、另一個則是「在紙上解題」。

所謂的資訊壓縮指的是,當我們學得愈多,就愈能夠學得愈快、愈深。這個很好理解,但前提是,學習的過程必須是用理解產生更多理解,如果只是死記硬背則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紙上解題」方面,就如字面上的意思,我們可以將複雜的工作過程寫在紙上,來減輕大腦的負擔。因此紙筆又像是我們的「外部大腦」,是讓人們進入深度思考、深度學習的橋樑。

如何編織知識之網?

在一般的學習情境中,我們經常需要將組塊和分塊交替運用,知識需要組塊理解,也需要分塊理解。

簡言之,組塊就是對資訊進行壓縮,是一種「俯瞰視角」,即一個人的全局思維。

分塊就是一種用「放大視角」來理解知識的方式,能看到更多細節。

我們使用的教科書,其知識點通常都已經被分塊得很細,是被打散的知識點,而讀者要做的便是對這些被打散的知識點進行組塊理解。

我認為,讀書做筆記這件事,就是對知識進行組塊的過程。因此一份好的筆記,應該要能夠打破單一教科書的限制進行「擴充」並「深化」。

如何增加知識的價值?

決定知識價值的關鍵在於知識排列的方式,而排列知識其實就是「有意識地為大腦重新佈線。」

例如,為什麼一個作家比另一個作家的文字更有價值?因為文字的排列方式所造成的差異。另外,為什麼一個畫家比另一個畫家的畫更有價值?因為顏料排列方式的差異。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知識進行連接與排列呢?

書中提到,透過紙筆,讓資訊儲存在紙上而不是工作記憶裡,這種將大腦中的資訊寫在紙上的舉動,被稱之為「視覺化思考」。具體方式可以採用心智圖(mind mapping)、概念圖(concept mapping)、三力圖、提取練習。

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

外顯知識指的是任何「透過符號系統表達的知識」,內隱知識指的是「非符號形式表達的知識」。

例如,我們在學校時,透過聽講或閱讀所獲得的知識,是為外顯知識。然而,我們經由觀察、感受,透過潛移默化所習得的知識,是為內隱知識。

換另一種說法就是,有些事情只能意會但無法言傳。

好的教育,不應只是外顯知識的傳遞,同時也必須是內隱知識的傳承。這也就是為什麼,父母對孩子說得再多,倒不如做給他看來得有效。

相關文章:最好的教育是做給孩子看!好父母的15條準則,你有哪幾項?

書中以學習數學做比喻,讓身為數學老師的我很有感:

當你做數學題時,雖然你眼睛看到的是外顯知識,腦袋處理的也是數字符號;但當你做了許許多多的數學題之後,你會隱約察覺到數學遵循著某種規律模式。

你會對數學題產生某種直覺,這個數學直覺是難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但你確實感到了它的存在。

這就是「熟能生巧」的狀態,當你大量地重複演練外顯知識後,你會在過程中產生出一些內隱知識,你會領悟到某種難以言傳的模式和規律。

從網到拓

通才與專才哪個更為值錢?

台積電董事長 張忠謀 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企業家,他也是大量閱讀的實踐者,而且所讀的書籍大多與本科沒直接關係。他鼓吹年輕人多跨領域學習。

因為之前已經受到張忠謀 院士的影響,所以對於書中提到通才比專才更為值錢深有同感。

跨領域學習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提升多樣性

通才可以用不同角度與眼光思考問題,那麼要如何讓自己成為通才呢?

首先,要先專注在一個領域成為專長,並培養一技之長;接著是有策略地拓展自己的知識邊疆。

好文分享:成為有能力反思的獨立思想家 張忠謀:我投通識教育一票

什麼是人工智能在30年內難以做到的事?

世界變動快速,我們已經無法用傳統的方式建議下一代該怎麼做比較好,但有些能力是難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這才是我們教育應該積極培養的部份。

什麼樣的能力呢?

書中引用人工智慧領域泰斗麥可-喬丹(Micheal Jordan,與籃球明星同名)的觀點,他指出,在三十年以內,人工智慧還無法做到的事情:

  • 創造性
  • 總結概念發明單字
  • 變通的靈活性
  • 學習完整的知識體系,並且在此基礎上創造新知識

用教育的語言來說,就是要培養學生自學,對事物的本質有所洞見,並且具備創造的能力。

五種有助於第二層思考的思考方式

所謂的第二層思考,就是在我們本能性的第一層反應後,再多想一下,進行再深一層的思考。

現在資訊龐雜,如果少了過濾機制,將使我們落入是非不明,似是而非的處境。書中提供了五個具體的思考方式,讓我們得以應付大部份日常會出現的錯誤。這五個思考方式條列如下:

  • 自我反省
  • 激進的事實
  • 扮演聰明人
  • 合理的證據評估
  • 提防不可否證的知識
  • 想一下事物的對立面

每一條都是可以直接應用的方法,我在這裡就不詳述了,建議讀者可以買一本回家研讀,絕對值得。

讀後心得

這是一本怎麼樣的書?

這本書是用「外顯」的方式將「內隱」知識表達十分清楚的一本書。也就是說,作者在寫這本書教導讀者的同時,也一邊在示範他是如何思考的。

整本書讀起來非常流暢,架構嚴謹,邏輯清晰,文字密度適中,可以體會到作者寫作方面的功力。

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快就能進入狀況,並且應用當中所學的部份技巧進行深入思考的練習。正如書名的副標題:「2週掌握高效學習,立即應用」,真是如此。

書中的知識點不少,講了不少我不知道的事情。我用紙筆將這本書的內容再進行「組塊」,並與自身的經驗做連結,接著再用寫作的方式,將知識重新排列,試著孵化出新的想法。

用「思考」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功利化講求速成的教育制度中,是較為稀有且珍貴的能力,也是這本書闡述主要的核心精神。

整本書讓我收穫最多的地方

這本書讓我獲益最多之處有以下幾點:

讓我的思考更具有層次感

書中開門見山就寫出學習的五個層次:記、懂、網、拓、活

一般來說,學習到了第三個層次,就足以成為專才,並在該領域具備不錯的技術能力。但是,想要突破專業領域的盲點,就要有更廣闊的視野,產生不同角度和眼光思考問題,此時就必須再提升至第四與第五個層次。

換句話說,我們在學習時,最缺乏的往往是「創造性」。因為急著吸收大量知識,就會使自己思考的時間太少。因此,讓生活多留些空白,我們才可能讓大腦沉澱知識,並且進行創造的可能。

那麼要如何提升創造性呢?答案就是,透過知識的多樣化,不僅能增進思考的創造性,甚至「正確性」也會有所提升。

確定自己的終生學習策略

我們應該將80%的勞動力放在較保險的事情上,20%的勞動力則放在探險上。

這個建議非常適合發展現在流行的「斜槓模式」。也就是,在自己的職業工作之餘,訂定一項自我發展計畫,而這個計畫是自己感興趣且可以完全自己掌控的。

如果學生足夠勤奮,我時常建議他們在讀大學時,不要只專注在本科,或許可以雙主修或是再修個輔系,讓自己在專業知識之餘拓展知識的多樣性。坦白說,我真希望當我還是學生時有人對我說過這樣的話。

一個人退休後要做什麼?

雖然這個問題離我還很遙遠,但看著身旁的同事前輩一個個退休或到了即將退休的年紀,不禁引發我提前思考這個問題,因為這是終生學習的一部份:

書中引用著名職業生涯導師布萊恩-費瑟斯通豪(Brian Fetherstonhaugh)的建議:

可以停止高強度的工作,但不應該停止所有工作,最好是可以嘗試新事物,接受新的挑戰,甚至去創個業都沒問題,以讓自己與社會以及身邊的人保持連絡。

要做到以上,則必須保持健康的身體。趁年輕時,勤於鍛鍊,年老時才有本錢享受生活。

培養自己用思考學習的利器

什麼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創造是最好的學習,是最有意義的學習

相信大多數的人對於學習都停留在「理解知識」的階段,包括我以前也是如此。但理解後呢?很多時候就沒有進一步了。

學習的侷限性,是讓我們覺得乏味的原因之一。知識絕對不只存在於教科書中,甚至可以說還有很多的知識,是還沒被寫在書上的,何況是標準化的教科書。

然而,我們要如何才能學習到那些未被外顯傳授的知識呢?答案是透過「思考與創造」,可使用的工具則為「寫作」。

書中給寫作另一個稱呼,叫做「思想孵化器」。

因此,由我們的大腦,一本筆記本和一支筆開始進行的學習,才是孵化出思想的基本工具。

我個人的習慣是會搭配好用的APP,讓我可以在任何時刻用手機紀錄想法。然後再用部落格的方式,慢慢將想法外顯出來。正如你現在所看到的這篇文章這樣。

這本書的心得就先分享到這邊,書中還有很多很棒的內容,就留給讀者自己去探索,相信每個人看完之後體會皆有所不同,但保證絕對收穫滿滿,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研究所博士班,目前為中學數學教師,已有近二十年高中數學教學經驗;在工作之餘喜愛閱讀與寫作,鑽研高等數學,曾經擔任清大數學系總助教,協助學生通過微積分、線性代數入學考試考上師大數研所。

另外也熱衷於涉獵各種領域,包括投資理財、網路行銷、親子教育、…因為興趣廣泛,因此自稱為「斜槓教師」。歡迎來到斜槓教師的教育學習網

如果你對於學習方法有興趣,歡迎加入我的Telegram頻道:

斜槓教師的教育學習網
這是一個探討親子教育、數學學習、斜槓創業的園地 https://t.me/slash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