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天賦自由的內在動力
#個人經驗詮釋

做白日夢、靜坐、睡眠都能讓大腦休息。

尤其睡眠充足對現代人的生活格外重要,
(雖然對許多人而言很難做到。)

當大腦獲得充份的休息,有兩大好處:

  1. 強化對於新資訊和技能的記憶
  2. 讓腦部維持健康

因此,我們應該保留時間,讓大腦可以深層休息。

休息有很多種形式,例如:園藝、閱讀、睡眠…皆可

然而,玩電動、看電視、看Youtube影片,
跟朋友傳訊、參與團體的體育活動…等,
都不算徹底的休息時間。

何謂徹底的休息?

必須無所事事,不帶目的,無需高度專注思考,
此時才是處於徹底休息的狀態。

➤ 徹底休息可以幫助我們的大腦更為健康。

我們的文化看重忙碌,但研究結果告訴我們,
放空的時間真的很重要。

我們每天真正需要的,
是抽出一些「內心沒有感到壓力」的休息時段。

▋預設模式網路: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

腦神經科學家注意到,大腦專注於處理任務或目標時,
某些區域會變暗,此為專注模式。

因此對這些區域進行分析,

並將其命名為「預設模式網路」

➤ 預設模式網路何時會發亮?

答案是,當大腦醒著,但未專注於任務的時候。

又稱為「發散模式」。

也就是說,大腦處在「非專注的休息時間」

會激活預設模式網路,

這對大腦的健康至關重要。

當一個人的預設模式網路啟動,

他會開始想自己的事,思考過去和未來,

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此種狀態下,他也會思索別人的經驗跟感受。

☆ 這些都是發展「自我感」、及「同理心」的重要過程。

但是要留意,如果太常重播不愉快的回憶,
這時就不是輕鬆神遊了,而是過度沉溺,
反而會陷入痛苦與內耗。

在發散模式中的大腦,
比專注任務的大腦更容易產生智慧洞見。

平日忙碌之餘,也要適時放任心思漫遊,
才能將一些原本並未意識到的相關事物,
出乎意料地連結起來。

➤ 預設模式網路切換的效率愈高,

你處理事情的能力就愈好。

患有ADHD、焦慮症、憂鬱症、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的人,

就是預設模式網路無法有效地運作。

換句話說,他們無法在「專注模式」及「發散模式」切換自如。

時常會沉浸在過度神遊做白日夢,或是聚焦自我。

▋網路世代下的青少年

短影音、聲光刺激、商業的注意力爭奪戰中,
他們已大幅減弱了安靜欣賞窗外景色、
隨口閒聊或是發呆做白日夢的能力。

透過網路持續與外界連結,
則讓人感到撫慰與熟悉。

可以怎麼做?

➤ 網路連結和活動時間應該與安靜的時間輪替。
➤ 請父母允許你的孩子「無所事事」

學生說:「我想要的,是一段完全屬於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時間,
幾個小時就好。

我想放空,可是每次只要我有空檔,
爸媽就會幫我填滿,要我準備考試或是念書。」

家長幫孩子塞滿一個月一個的活動,
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或是虛度光陰。

其實,發呆的空閒時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孩子自己要學會如何安排時間,而不是由爸媽代勞。

他們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學習「忍受孤獨」和「可以自在孤獨」
是孩子在童年時期極需培養的能力。

▋青少年家長的疑問

孩子告訴我他覺得很煩躁,靜不下來。

他現在國三,國二時開始玩飛鏢,也打出不錯的成績。
我沒有阻止他打飛鏢,畢竟也不是什麼不好的活動,
也能訓練心智與抗壓性。

但到國三,似乎整個人太投入在飛鏢上,
覺得他能被看見,有成就感。

然而,成績開始受影響後,
我也開始限制他打飛鏢的時間,
而他的飛鏢比賽也越來越差。

對他的情緒影響不小,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書也沒讀好,我不知道該怎麼引導他。
我沒要求他考高中,但至少也要上個好一點的高職,
要給自己一個目標。但似乎他還是很茫然。

➤ 靜坐練習

科技的進步加速了生活的步調,
我們不再有時間跟自己好好相處。

靜坐的練習也因此愈發重要。

孩子不太會主動要求靜坐,

但研究顯示,孩子一旦養成靜坐的習慣,
對他們的幫助很大。

不妨試試,「正念靜坐」及「超覺靜坐」

⧫ 正念靜坐

以特定的方式聚精會神:

「有意識地、專注當下、不做評斷」

練習:專心呼吸、留意念頭的浮現,

使用肯定語、能夠促進積極表達自我的寫作、視覺藝術練習。

目標: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體驗

研究顯示:

讓孩子進行正念練習,可以降低壓力、攻擊性以及社交焦慮。

增進記憶力、提升數學的學習成效。

正念有助於任何人的大腦活化。

⧫ 超覺靜坐

這是一種「休息中的警醒狀態」有別於入睡跟閉目養神。

此時腦波活動的連貫性會顯著增加,
可增進注意力、記憶力以及抽象推理能力。

超覺靜坐時身體可達到的放鬆深度,
在耗養量、皮膚電阻等重要表現都遠勝於睡眠的程度。

超覺靜坐時的深層休息,
有利於神經系統從壓力和疲勞的負面影響中恢復。
父母可告訴青少年,靜坐是一種減輕身體、
感情痛苦的方式,也可提升在校表現,
可以請小兒科醫師或是有這個習慣的朋友跟孩子聊聊。

協助青春期的孩子思考,
如何將固定的練習納入每日行程表。

超覺靜坐,可以讓深度休息的大腦更有效率,
可以事半功倍。


數學數位學習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