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核心思想

你是否有以下的困擾?

時間總是不夠用,無論怎麼做,卻仍然還有很多事還沒完成的窒息感。

或者,你想走出自己熟悉的領域學習新知,卻擔心擠壓到自己本業的工作而躊躇不前。

也許,你已為人父母,想要把握住孩子的童年共享親子時光,卻因為工作的緣故必須做出取捨。

有時候我們會陷入這樣的困境,歸結起來有兩大原因,一是我們的工作效率太差致使必須花很多時間處理同一類型的事情;

另一種可能則是,我們想要的太多,卻沒有足夠的時間與方法來支撐自己的理想。

這本書就是針對以上情況進行探討與論述,提出五項策略,目的是讓讀者學會真正駕馭工作,掌控自己的生活。

這五項策略分別為:

  1. 辨識每個決定點
  2. 管理心智能量
  3. 停止對抗分心 
  4. 妥善利用身心關連性
  5. 打造對自己有益的工作環境

從我自己的經驗說起

我自己是個熱愛學習的人,也因為如此,當家庭、工作、課業與嗜好都要兼顧時,生活便成為了時間互相角逐的競技場。

我花了不少心思做時間管理,希望自己除了在專業領域上不斷精進之外,還能陪伴孩子成長,並且設法擠出時間做點斜槓擴展能力圈。

然而,時間終究是有限的,首要之務,還是要學會取捨。

我的第一步是先將事情分類,再列出每個類別的細項,接著依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來決定哪些事情要排在什麼時段較恰當。

訂計畫表時,預留彈性時間,一方面可以彌補延遲的部份,另一方面可以做一些較簡單且瑣碎的小事。

簡言之,就是去辨識事情的重要程度,並且把時間留給那些較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被一些小事塞滿。

經過實踐,我發現,晚上睡前十分鐘,訂好明天的時間表及預定要做的事情,將會使明日整天的生活更有條理!

這本書強化了我哪些觀念?

培養多元嗜好,能幫助我們變得更成功

富蘭克林是美國最早的自助自學迷,並且熱愛許多消遣娛樂聞名,從學習、社交、調情到創作,多到目不暇給,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他是如何能在從事這麼多專業工作的情況下還能享受這麼多的嗜好、閒暇與社交時間呢?他到底是如何辦到的?

或許,就是因為他把消遣、學習、創作、娛樂、保健、家庭及社交都規劃在日常行程上,才能夠在賺錢的事業上如此成功吧!

以上這段話可能巔覆了不少人的觀念。一個人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做這麼多事?然而我相信這是有可能的,關鍵應該就在於「刻意規畫時間與實踐」。

你是否同意,一個人若要保持心智的年輕,就是要一直維持對人事物的新鮮感。

我深信不疑,且認為具體方式就是持續不斷學習,接收新的知識與文化刺激。

是什麼維持你對生活的新鮮感?

以我為例,讓我維持生活的新鮮感有三大元素:數學教育多元的線上課程

數學是我的最愛

我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做數學,這是我一天能量的啟動點。

很少有一門學問,不管男女老少,普通人或是天才都可以玩的遊戲,這個遊戲就是數學!

小至幼兒園的小朋友,大至世界級數學大師,每個程度的人都有相對應的數學遊戲可以玩。而且變化多端,極具挑戰。

關於學習數學的趣味與優點在這裡就不再多做敘述,歡迎參考以下文章:

「教育」使我與世界產生聯結,並且得以直接提供價值。對我而言,學習就是為了傳承,教學使我得以內化所學且同步成長。

我的職業是一所私立中學的數學教師,上班成了我每天最快樂的事情之一。

但是做為一名中學教師,我要避免的是,照本宣科,了無新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著同樣的事。因此,我開始大量閱讀寫作,作為教育的養份,也活化自己的思維。

至始,我仍然還是無法達到每週至少寫兩篇文章的目標,因此,我相信我的管理方式絕對還有改善空間。

這本書所傳達的觀念與方法,成為我下一步要實踐的目標。

「線上課程」是我學習的重要來源。

近幾年線上課程愈來愈火紅,在疫情的助長下加速成長。

起初,我都是使用大學端製作的開放式課程:

這些都是由學養豐富的教授進行錄製,而且完全免費。

有些課程甚至比我當初修課時的品質更好,鼓勵讀者可以進去尋寶。

後來,我也針對了一些感興趣的主題購買了一些線上課程,讓我節省一些自己摸索的時間。

先集中精神處理最重要的事

當我們面對一項需要創意決策、堅持和幹勁的事時,必須要有「高效率且專注」的絕佳時段,而不是隨隨便便找出來的時間。

在3c產品充斥的時代,我們很容易就被周遭事物分散注意力。尤其當我們憑感覺行事時,很容易把好的時段用在不這麼重要的事情上面。

然後將狀態不這麼好的時間用來處理須要做出「重大決定」或「高創意」的事情上面。這樣的順序自然無法產生出高效率。

例如:回覆電子郵件,雖然看似一件相對輕鬆容易的事,但仍然會消耗不少我們的心智能量導致大腦產生疲乏感。

因此,原本一件我們在心智能量處於巔峰狀態時只需幾分鐘就能做出的決策,現在連思考決策的內容都很難。

或許可以試試只用下午一個小時閱讀和回覆重要郵件。

所以降低心智疲勞的方式就是在早上首先完成你當天最重要的工作,以免你的腦力被無數個小決定先消耗掉。尤其可以在非常重要或忙碌的工作天的前一晚,就先作出一些決定。

掌握運動和飲食的訣竅,你就能表現得更出色

近幾年的研究確證,我們的身體狀態明顯影響心智狀態,因此,如果你想每天創造出高效率的兩個小時,關於運動與飲食的實用知識會是非常有助益的工具。

運動對心智運作表現具有立即的影響作用

相信讀者多少都有類似的經驗,在適當的時間,縱使只是一點運動,也能幫助我們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思考得更好、有效保持專注、讓思緒更敏銳,並且減輕焦慮。

一項統合分析顯示,運動十到四十分鐘,具有改善大腦執行功能的立即持續性效果。

書中提到一個心理學界常用的「史楚普測驗」,這個測驗就是在「不同顏色」的字卡上寫上「非字卡顏色的詞彙」。

例如:在「黑色」字卡寫上「黃色」,或是在「綠色」字卡寫上「紫色」

如果受測者能夠用愈短時間內作出正確回答,代表擁有較佳的「抑制性控制力」。

受測後發現,僅十分鐘的溫和運動,與沒做運動者比較,其「史楚普色字測驗」明顯反應較快。

研究者發現,運動後的人們其「側前額葉皮層區」也變得更為活絡,這是大腦司掌自我控制功能的區域。

運動不僅使我們更機靈、更靈敏、更快去做任何事,也促進大腦運作發揮自制功能,有益於作決策、規劃、解決問題等需要使用自制力的工作。

不妨試試這樣的飲食策略

吃太多或是喝含糖飲料,可能會導致我們在接下來的幾小時內精神萎靡、感覺疲倦。

因此,想要讓我們擁有最佳的心智狀態,維持好的效率,應該要特別留意飲食。

我認為,每餐最多八分飽是最好的狀態。但是擔心吃不夠飽,幾小時後會餓怎麼辦?書中提到一個策略提供讀者參考:

早餐或午餐只吃一半,幾小時後再吃剩下的一半。

在飲食的內容上,如果要將心智處於巔峰狀態的時間拉長,應避免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餐點或零食。

相反地,可以吃結合蛋白質、低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和好脂肪的餐點或零食。

忙碌時,堅果是不錯的零食。必且有規律地多喝水。

你可以這樣調整工作環境,做事會更有效率

環境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效能。例如,斷斷續續的談話聲、光線的明暗、桌邊的雜亂囤積。

在開放式的辦公環境,乍看之下,我們會以為自己對這些因素沒有多少掌控權,但其實我們有。

面對噪音,如果可以,請先把門關上。如果不行,不妨戴上「抗噪耳機」或「防噪音耳塞」。

如果你正在做的工作需要發揮大量創意,可以享受一下背景音樂。

其中還有一項書中提到,也是我很常用的方法,就是稍微早起一點,先在家裡工作一、兩個小時,再去辦公室。

另一方面,桌邊的雜亂囤積,會影響我們的專注力。

有一個迷思是這樣的,我們無論在生活中或電影裏,時常看到一個畫面,

一位教授坐在堆滿報告和書籍的桌前,書桌一片凌亂,這位教授卻一直都很多產,著作甚豐,也是位倍受推崇的教師。

然而,雜亂或許對極少數人有益,但對絕大數的人而言,卻有礙我們的心智運作效能。

因此,對於會影響我們的工作環境,我們可以這樣調整,也許做事會更有效率。

  • 清理一下辦公桌或辦公室的雜亂堆
  • 將一些物品放到桌面上較遠的角落,讓自己動作大一點,才能夠拿得到
  • 別在辦公桌前坐太久
  • 個人化布置一下工作空間

這本書彌補了我哪些不足之處

在日常生活中,開始能試著辨識每個決定點

很多事是我知道,或有想法,但沒有記下來,然後又被其他事情吸引,隨著時間流逝使得那件原本我投注關心的事也慢慢淡忘了。

因此,生活中常常有「事情很多,時間不夠用的問題」。因此衍生出壓力造成身心的負擔。

這本書提醒我們,提前做好時間規畫,將每個決定點找出來,將有限的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

衡量人類表現的指標應該是做事的成果,而不是投入多少時間、做完一件又接著一件的事。

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並且將其做好,儘可能創造出價值。就像寫了十篇普通的文章,倒不如認真寫出一篇對他人有幫助的文章還來得有意義。

學習管理心智能量,善用好情緒和壞情緒

管理時間並非只是規劃時間與行程而已,因為不是所有時間點都相同,大腦會疲勞,需要休息以復元。

因此完成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不是設法在行事曆或表單上找到時間去做它,而是在你具有適合的心智能量狀態時處理它。

有了以上的認識後,讓我們得以注意,了解哪些類型的事務最可能導致我們心智疲勞與情緒。檢視自己的狀態,決定要做什麼事情。

千萬不要在我們最需要發揮能力、盡力表現時,將心力放在一堆不重要且耗費大腦執行功能的的事務上面。

在這個時候,也許你可以試試有什麼待辦事項、規劃一下時間。不要讓我們的大腦徒增太多負擔又能做好生活管理。

調整對抗分心的方法

刻意且強迫自己持續專注,往往事與願違,因為人類的注意力系統天生會經常刷新,隨時敏捷地發現環境中的新鮮事物而轉移注意力。

此時,為了重新專注,你需要做的,可能正是讓你的心思漫遊,讓它漫遊一下,通常你的心思很快就會重返手邊事務,遠快於你先去做別的事再重回原事務。

散步或凝視窗外景物是非常不錯的方法,會優於分心去灠覽新聞或查看社群媒體網站,因為那樣會導致我們分心更久。

總結

寫這篇讀書心得,主要是以與我自身有較多連結的部份切入,書中還有很多不錯的觀點值得讀者依照「個人經驗」與「生活型態」細細體會,相信每個人讀完都會有不同感受與心得。

不知這篇文章是否對你有幫助呢?

若你對於「生活時間管理」這方面的主題有其他想法,也歡迎在底下留言討論,讓我們都得以變得更好。